还记得《大宅门》里那个让人咬牙切齿的武贝勒贵武吗?这个角色不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也让饰演他的演员章申一举成名。然而,很多人并不知道,章申不仅是《大宅门》原型同仁堂的后代,而且在戏里戏外都与这个大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章申出生在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。他的母亲是同仁堂的长房小姐,父亲则是一位老演员,演过不少硬派角色。家里跟《大宅门》的导演郭宝昌还有一层亲戚关系,章申管郭宝昌叫“舅爷爷”。这层渊源注定了章申与《大宅门》的缘分不浅。
从小,章申就浸润在艺术的海洋中,父母聊剧本、排戏的场景成了他最早的记忆。八岁那年,他第一次站在镜头前,拍了一部片子,懵懵懂懂地入了行。十二岁时,他在一部片子里演了个机灵的小男孩,崭露头角,圈里人开始夸这小子有灵气。
南下广东后,章申跟着父亲拍了一部电影,父子俩在银幕上搭档,戏里戏外都是亲情。那会儿,章申就爱上了表演,觉得镜头前能活出另一条人生。二十多岁时,他凭借一部都市剧火遍大江南北,剧中他饰演了一个高大帅气的男主角,迷倒了一堆观众,报纸上都喊他“南国第一小生”。
正当事业顺风顺水时,章申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——撂下演员的行当,跑去经商。九十年代,全国都在折腾生意,章申也想闯一把,一头扎进商海,琢磨着靠自己的本事干出点名堂。可惜,天不遂人愿,金融危机来了,他的生意像沙滩上的城堡,哗啦一下全塌了。十年的心血没了,章申跌到谷底,钱没了,自信心也快没了。
就在章申怀疑自己是不是再也爬不起来时,他决定重拾老本行,回到演艺圈。可这行当,离开几年就跟不上趟了。他试着接了几部戏,演得挺认真,可观众反应平平,圈里也没多少人记得当年的“南国第一小生”。
就在章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不适合演戏时,导演郭宝昌抛来了一根橄榄枝——《大宅门》。章申与《大宅门》的缘分,早就埋下了种子。郭宝昌筹拍这部剧时,剧本写到一半,碰上烦,同仁堂的家谱找不着,人物关系理不清。章申听说后,发动全家帮忙,四处打听,最终发现家谱流落在国外,这才解决了这个难题。这份家谱帮郭宝昌把剧本的底子夯实了,也让章申与这部剧的联系更深了一层。
选角的时候,郭宝昌本来想让章申演白家二爷,可他那时还太年轻,气质与角色搭不上。后来,郭宝昌拍板,给他定了武贝勒贵武这个角色。贵武是个大反派,戏份横跨几十年,从年轻气盛到落魄潦倒,演起来得有层次感。章申接下角色后,下了狠功夫,为了让贵武看着像个养尊处优的贝勒爷,他一个月狂吃狂练,硬是胖了30斤,昔日小生的帅气模样全没了。
开机那天,面对一堆老戏骨,章申心里直打鼓,怕自己掉链子。郭宝昌看出他的紧张,当众给他打气,说他是同仁堂后代,天生有股贵气。有了这句话,章申像吃了定心丸,演起来更放得开。
《大宅门》之后,章申的演艺路越走越稳。他没再追着当年的顶流梦跑,而是踏踏实实演戏,接了不少剧。有一部金融剧里,他演了个银行行长,表面和气,骨子里却有股子威严,戏份不多,但每次出场都让人印象深刻。还有一部检察官题材的剧,他演了个精明冷酷的老板,跟年轻演员对戏一点不输气场。如今,他还在一部电视剧里露了面,演了个老谋深算的官员,几场戏就把角色的心机演得透透的。
这些角色类型各不相同,但章申总能演出自己的味儿,圈里人渐渐开始叫他“老戏骨”。现在的章申戏路特别宽,但他为人还是低调,比起流量和名气,他更在乎角色本身。每次接戏,他都琢磨怎么把人物演活,哪怕戏份少,也得让观众记住。这些年他用一个个角色证明了自己当年的选择没错。
章申的演艺路起起伏伏,家庭是他最稳的依靠。商海失败那会儿,他整个人都垮了,是妻子陪着他一点点走出低谷。章申和自己的圈外妻子结婚多年,十分恩爱,生了个儿子,长得跟他年轻时一样俊,但儿子没进演艺圈,选了别的路。他挺尊重儿子的选择,觉得年轻人得有自己的天地。事业稳定后,他开始多花时间陪家人。
如今,章申已经63岁了,明明已经过了花甲之年,但他依然那么帅气有型。即使脸上的皱纹不少,两鬓斑白,但总体上来看,和年轻时候的他并没有非常大的变化,在男演员中也算是难能可贵了。而且他的这种年轻,一看就不是那种靠科技整容出来的样子,完全是靠自己平时保养,自然衰老。不得不说,除了后期的保养,还得是底子好,才能在时间的侵蚀下,依然保持着帅气的容颜。
章申的一生充满了起伏与挑战,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演艺事业的热爱和对家庭的忠诚。他的故事告诉我们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只要坚持努力,总会有转机。章申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坚韧不拔,希望他的故事能激励更多的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扫一扫关注微信